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農林科技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馬占鴻,男,1964年7月16日出生,寧夏海原縣人,F任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植物病害流行學和宏觀植物病理學教學及研究工作。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1.9-1985.7 寧夏大學農學院園林系 農學學士

      1986.11-1991.11 寧夏大學農學院 助教

      1991.11-1992.8 寧夏大學農學院 講師

      1992.9-1994.7 北京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系植物病理學 理學碩士

      1994.7-1997.6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植物病理學 理學博士

      1997.7-1999.7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博士后

      1999.8-2004.12 中國農業(yè)大學 副教授

      1999-2002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副主任、支部書記

      2002.3-6 美國Iowa State University 訪問學者

      2004.12- 中國農業(yè)大學 教授

      社會兼職:

      1、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二屆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1999-2005);

      2、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植物抗病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3、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植物病害流行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4、中國草學會草地植保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6、農業(yè)部全國小麥銹病專家組成員;

      7、山東省濰坊市農業(yè)科技顧問;

      8、國際大豆病害研究協(xié)作組中方負責人;

      9、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永寧縣副縣長(2007-2009);

      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專家組成員。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研究生:“宏觀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流行學”;

      本科生:“植物病害流行與預測”、“植物病理學”。

      培養(yǎng)學生情況:

      指導研究生42名 ,其中已畢業(yè)34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流行學,宏觀植物病理學的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

      1. 寧夏牧草病害調查及防治研究,寧夏自然科學基金,1992.5-1994.12,主持。

      2. 蠶桑新品種選育及飼養(yǎng)技術研究,寧夏自然科學基金,1992.5-1994.12,主要參加。

      3. 玉米矮花葉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科技部農村發(fā)展司,1994-1997,參加。

      4. 玉米矮花葉病毒株系、花粉及種子帶毒機制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1998.1-1999.9,主持。

      5. 玉米抗蚜傳MDMV基因的分子標記,農業(yè)部分子及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998.5-2000.5,主持。

      6. 高等農業(yè)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研究,中國農業(yè)大學學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研究項目,2000.1-12,主持。

      7. 病蟲害災變預警及生態(tài)調控的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彭友良教授),973項目(G20000016210),2000-2005,主要參加。

      8. 小麥條銹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抗病性持久化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項目(曾士邁院士主持,39730320),1998.1-2001.12,參加。

      9. 玉米矮花葉病毒的種子傳毒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周廣和研究員主持,39970484),2000.1-2002.12,主要參加。

      10. 植物病理學研究進展(第五屆青年植物病理學術研討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1.8,主持。

      11. 玉米矮花葉病成災原因及預報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070490),2001.1-2003.12,主持。

      12. 小麥重大病害預警信息系統(tǒng)及無公害防治關鍵技術,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01.8-2003.8,主持。

      13.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jiān)測預警技術研究,“十五”攻關,2001.12-2003.10,主要參加。

      14. TCK流行學及生物學研究,農業(yè)部專項,2002-2004,主要參加。

      15. 小麥條銹病品種小種互作的定量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2-2004,主要參加。

      16. 大豆抗銹性檢測,USDA,2002-2003,主持。

      17. 大豆銹病防治藥劑的篩選,意大利Isagro Spa公司,2004,主持。

      18. 基于3S技術的小麥條銹病監(jiān)測與預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2006,主持。

      19. 植物病害系統(tǒng)演變及長期動態(tài),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青年基金,2004-2006,中方主持。

      20. 北京市植保信息系統(tǒng)建設,北京市,2003-2005,主持。

      21. 小麥條銹病遙感監(jiān)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2009,主持。

      22. 品種多樣性控制小麥條銹病的機理、效應及應用,973(朱有勇主持),2006-2008,主要參加。

      23. 小麥條銹病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2013,主持。

      24. 小麥有害生物種類與發(fā)生危害特點研究,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09-2013,課題主持。

      25. 小麥條銹病綜合治理效果評價體系與數量抗病性利用研究,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09-2013,課題主持。

      科研成果: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地市級科技獎2項。

      1. 設施園藝病蟲害遠程診斷和早期預警系統(tǒng)構建與應用,200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鑒定成果。2010年獲中國植物保護科學技術三等獎。

      2. “北京市重大病蟲害預警信息系統(tǒng)及綜合防治”2006年北京市鑒定成果。2010年獲中國植物保護科學技術三等獎。

      3. “玉米矮化葉病流行規(guī)律與防治”2004年教育部鑒定成果。 2007年獲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4. “玉米矮化葉病抗病遺傳機理及其應用”獲2002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5. “北方玉米矮花葉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獲1998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6. “蠶桑新品種選育與飼養(yǎng)技術研究”獲1996寧夏科技進步三等獎。

      7. “寧夏牧草病害調查與防治研究”獲1996寧夏科技進步三等獎。

      發(fā)明專利:

      1 一種產揮發(fā)油的滇重樓內生粘鞭霉及其抗菌活性 周立剛; 馬占鴻; 王敬國; 王明安; 趙江林; 黃永富; 張迎 中國農業(yè)大學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yè)大學 2008-09-24

      2 一種產抗菌活性成分的滇重樓內生鐮孢菌 周立剛; 王敬國; 馬占鴻; 李曉林; 黃永富; 王明安; 趙江林 中國農業(yè)大學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yè)大學 2009-04-22

      3、小麥條銹菌單管一步巢式PCR檢測方法及引物 馬占鴻 黃沖 孫振宇;中國農業(yè)大學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1-02-23

      論文專著:

      主編、副主編或參編書籍10余部,發(fā)表論(譯)文100余篇。

      出版專著:

      1、《植病流行學》(馬占鴻 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10

      2、《植物病理學》(GEORGE N.AGRIOS 著,沈崇堯 主譯,馬占鴻 參譯) 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 2009

      3、《農業(yè)生物安全概論》( 馬占鴻 主編) 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 2009

      4、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Yong Luo, Zhonghua Ma, Zhanhong Ma, China Agricultual University Press.2007

      5、《植物病理學導論》(劉大群 董金皋 主編,馬占鴻 副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7

      6、《植物病理學導論》(理查德 N.斯特蘭奇 著,彭友良 等譯,馬占鴻參譯),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

      7、《普通植物病理學》(謝聯(lián)輝 主編,馬占鴻 副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6

      8、《宏觀植物病理學》(曾士邁 主編,馬占鴻任 編委),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5

      9、《植物病理學研究進展》(第五卷)(馬占鴻 吳元華 鄭建秋 簡桂良 主編)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10、《植物病理學實驗指導》(馬占鴻 編) 中國農業(yè)大學 2001

      11、《植物病理學研究進展》(馬占鴻 周雪平 主編) 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 2001

      發(fā)表論文:

      英文:

      1. Wang, H., Yang, X. B., and Ma, Z. 2010. Long-distance spore transport of wheat stripe rust pathogen from Sichuan, Yunnan, and Guizhou in southwestern China. Plant Dis. 94:873-880.

      2.Xiufeng Liu, Chong Huang, Zhenyu Sun, Juanjuan Pan, Jiahui Yan, Y. Luo; Zhanhong Ma. 2011.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by using AFLP.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29:43-55.

      3. Z.H.Ma, S.D.Shi, H.G.Wang, Y.Y.Jiang, and Z.H.Zhao, Climate-based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oversummering and overwintering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in China with GIS and Geostatistics. In Proceeding: 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 Landerneau, France, April 11th-15th, 2005.

      4. Wang Hai-guang, MA Zhan-hong, Detection of SCMV-MDB in Single Corn Seed,In Proceeding: XVTH Inte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Beijing, China May 11-15,2004

      5. ZHANG Zhen-duo, MA Zhan-hong, WANG Ying-xue, X.B.YANG, G.L.Hartman, M.R. Miles and R D. Frederick,2004,Screening soybean germplasm against Soybean Rust in China,In Proceeding: XVTH Inte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Beijing, China May 11-15,2004

      6. M.R.Miles, W.Morel, J.T.Yorinori, Z.H.Ma, S.Poonpogul, G.L.Hartman, and R.D.Frederick, 2004, Preliminary report of Asian soybean rust reaction on soybean accessions planted in Brazil, China, Paraguay and Thailand with seedling reactions from greenhouse scree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bstracts of contributed papers and posters. VII 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IV International Soybea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 III Brazilian Soybean Congress, February 29 to March 5, 2004. Foz do Iguassu, PR, Brazil. p162

      7. F.Feng, Z.H.Ma and H.G.Wang, 2004,Soybean diseases report in China, In Proceedings: VII 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IV International Soybea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 III Brazilian Soybean Congress, February 29 to March 5, 2004. Foz do Iguassu, PR, Brazil. pp 331-334 (SCI)

      8. Z.H. Ma, Z. D. Zhang, Y. X. Wang and X.B.Yang,2004,Cylindrocladium crotalariae causing red crown rot of soybean in China,Plant Pathology,53:537 (SCI)

      中文:

      1 CO2濃度升高對小麥條銹病流行組分的影響 韓國菲; 王海光; 黃沖;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植物保護學報 2010-10-15

      2 基于K_means硬聚類算法的葡萄病害彩色圖像分割方法 李冠林; 馬占鴻; 黃沖; 遲永偉; 王海光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永寧縣設施園藝研究所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0-12-31

      3 基于SPOT5影像的小麥條銹病遙感監(jiān)測初探 郭潔濱; 黃沖;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9-10-15

      4 基于植物病害傳入風險的種苗引種限量模擬研究 黃沖; 李明福;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動植物檢疫研究所 【期刊】植物檢疫 2010-01-15

      5 設施園藝病蟲害遠程診斷與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構建 任爭毅; 潘娟娟; 顧沛雯; 楊鈞; 蘇寧國; 任愛民;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寧夏大學農學院; 寧夏永寧縣科技局; 寧夏銀川市領鮮果蔬發(fā)展有限公司; 寧夏銀川市小任果業(yè)有限公司 【期刊】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0-03-25

      6 基于高光譜遙感估測條銹病下的混種小麥產量分析 王爽; 黃沖; 孫振宇; 李冠林;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期刊】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0-07-31

      7 小麥品種混種對條銹病控制效果及產量影響的研究 趙磊; 孫振宇; 黃沖; 王爽; 潘娟娟; 王海光; 曹世勤;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期刊】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0-10-15

      8 基于HYSPLIT-4模式的小麥條銹病菌遠程傳播研究 王海光; 楊小冰;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yè)與生命科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0-10-15

      9 應用real-time PCR定量檢測小麥條銹菌潛伏侵染量方法的建立 潘娟娟; 駱勇; 黃沖; 孫振宇; 趙磊; 閆佳會;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美國加州大學植物病理學系Kearney農業(yè)研究中心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10-10-15

      10 馬鈴薯病毒疫情調查及馬鈴薯S病毒的檢測鑒定 田永蕾; 張永江; 劉冬梅; 劉梅; 馬占鴻; 李明福; 陳洪俊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期刊】安徽農業(yè)科學 2009-01-20

      11 應用HYSPLIT-4模式分析小麥條銹病菌遠程傳播事例 王海光; 楊小冰;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9-04-15

      12 中國小麥條銹菌鑒別寄主南大2419抗條銹性遺傳分析 馮晶; 淦愛華; 徐世昌; 藺瑞明; 王鳳濤;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9-06-15

      13 小麥條銹病衛(wèi)星與近地光譜反射率的比較 張玉萍; 郭潔濱; 王爽;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9-04-15

      14 小麥品種混(間)種對小麥條銹病防治效果和產量影響研究 黃沖; 郭潔濱; 孫振宇; 馬占鴻; 劉躍富; 陳倫開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四川省鹽亭縣植保站 【期刊】植物保護 2009-06-08

      15 博落回、虎杖和黃芩提取物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英文) 劉浩; 談滿良; 周立剛; 楊紅兵; 馬占鴻; 王敬國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 2009-06-15

      16 兩種測定化合物對真菌菌絲生長抑制活性方法的比較 劉浩; 張娜; 陰春暉; 王薊花; 馬占鴻; 周立剛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 2009-08-15

      17 應用DPO引物檢測馬鈴薯病毒的多重RT-PCR技術研究 劉梅; 黃新; 馬占鴻; 陳洪俊; 李明福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9-08-15

      18 六種藜科植物提取物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英文) 楊紅兵; 周亞明; 劉浩; 杜華; 馬占鴻; 李春; 周立剛 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 2009-10-15

      19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北京和山東分離物的生物學測定及其基因組比較 田永蕾; 劉冬梅; 張永江; 李明福;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期刊】植物檢疫 2009-11-15

      20 基于高光譜遙感技術的不同小麥品種條銹病病情指數的反演 郭潔濱; 黃沖; 王海光; 孫振宇;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農業(yè)部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期刊】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12-15

      21 《植病流行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期刊】中國科技信息 2010-01-01

      22 煙草環(huán)斑病毒的定量檢測技術研究 劉梅; 黃新; 馬占鴻; 陳洪俊; 李明福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動植物檢疫實驗所;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檢疫系 【期刊】生物技術通訊 2010-01-30

      23 玉米矮花葉病研究進展與存在問題 馬占鴻; 李懷方; 周廣和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保所 【期刊】植物保護 1999-04-08

      24 我國玉米矮花葉病流行原因剖析 馬占鴻; 王海光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中國科學基金 2002-02-23

      25 第1屆亞洲植物病理學大會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世界農業(yè) 2000-12-20

      26 氮肥對水稻品種-稻瘟菌小種相對寄生適合度的影響 趙楨梅; 趙美琦; 馬占鴻; 曾士邁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1-09-30

      27 高等農業(yè)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初步研究 馬占鴻; 李健強; 王慧敏; 劉淑平; 王琦; 鄧毅明 中國農業(yè)大學;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高等農業(yè)教育 2001-07-30

      28 中國如何實現精準農業(yè)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 副教授、博士 【期刊】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1-12-15

      29 條銹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侵染的小麥不同抗性品種組織病變觀察 馬占鴻; 肖悅巖; 孫月海; 趙美琦; 曾士邁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1997-02-15

      30 水稻稻瘟病品種-小種組合寄生適合度測定方法的研究 趙美琦; 趙楨梅; 馬占鴻; 曾士邁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1997-10-15

      31 玉米矮花葉病毒種子傳毒率檢測 馬占鴻; 李懷方; 裘維蕃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病毒室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1997-03-30

      32 小麥品種抗條銹菌小種;怨罍y方法的研究 肖悅巖; 馬占鴻; 孫月海; 張美榮; 曾士邁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1997-09-30

      33 玉米種子攜帶MDMV的檢測 馬占鴻; 李懷方; 襲維蕃; 李桂珍; 陳柏柱; 李濟晨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病毒室;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病毒室; 河北承德市植保站 【期刊】玉米科學 1997-06-15

      34 種子處理對玉米矮花葉病的防治效果 李桂珍; 陳柏柱; 李濟宸; 梁中海; 馬占鴻; 李懷方 河北省承德市植保站; 河北省寬城縣植保站;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病毒室 【期刊】植保技術與推廣 1997-06-15

      35 幾種蚜蟲對MDMV傳毒效率及其口針中病毒附著位點(VAS)的免疫熒光標記 馬占鴻; 李懷方; 裘維蕃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病系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1998-03-30

      36 玉米矮花葉病傳播機制研究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1998-09-30

      37 麥二叉蚜與玉米矮花葉病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期刊】山西農業(yè) 1998-11-15

      38 影響麥二叉蚜傳播玉米矮花葉病毒效率的因素分析 馬占鴻; 李懷方; 范在豐; 裘維蕃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1998-02-15

      39 基于圖像處理和圖像識別的植物病害診斷方法初探 李冠林; 王海光; 黃沖; 馬占鴻 【會議】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 2010-10-28

      40 CO2濃度升高對小麥條銹病流行學組分的影響 韓國菲; 馬占鴻 【會議】糧食安全與植?萍紕(chuàng)新 2009-10-27

      41 小麥品種混種防治條銹病的流行學機理初步研究 黃沖; 郭潔濱; 孫振宇; 劉躍富; 馬占鴻 【會議】糧食安全與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 2009-10-27

      42 小麥受條銹病菌侵染葉片的早期Real-Time PCR檢測方法研究 潘娟娟; 駱勇; 馬占鴻 【會議】糧食安全與植?萍紕(chuàng)新 2009-10-27

      43 品種多樣性控制小麥條銹病的田間效果觀察 趙磊; 孫振宇; 馬占鴻 【會議】糧食安全與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 2009-10-27

      44 利用高光譜遙感估測條銹病對混種小麥產量的影響 王爽; 馬占鴻 【會議】糧食安全與植?萍紕(chuàng)新 2009-10-27

      45 實時熒光PCR定量檢測馬鈴薯A病毒 劉梅; 劉冬梅; 黃新; 馬占鴻; 李明福 【會議】糧食安全與植?萍紕(chuàng)新 2009-10-27

      46 建立全國重大植物病害預警信息系統(tǒng)的構想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2-04-01

      47 玉米矮花葉病季節(jié)流行動態(tài)初步研究 王海光; 馬占鴻 【會議】第三次全國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11-01

      48 我國小麥條銹病菌越夏越冬區(qū)劃研究 馬占鴻; 石守定; 王海光; 陳剛; 金社林; 張美榮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4-06-30

      49 應用ASD地物光譜儀測定小麥條銹病單葉的初步研究 王海光; 安虎; 蔡成靜;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 2005-07-01

      50 基于GM(1,1)的組合模型的小麥條銹病預測方法的研究 劉榮英;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 2005-07-01

      51 北京市農作物病蟲害遠程預警信息系統(tǒng)初步構建 王明紅; 黃沖; 何熙; 金嘵華;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 2005-07-01

      52 我國小麥條銹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區(qū)的氣候區(qū)劃 馬占鴻; 石守定; 王海光; 張美榮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第七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5-08-01

      53 小麥條銹病高光譜遙感監(jiān)測技術研究 蔡成靜; 王海光; 安虎; 史延春; 黃文江;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第七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5-08-01

      54 應用ASD地物光譜儀測定小麥條銹病單葉的初步研究 王海光; 安虎; 蔡成靜;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 2005-07-01

      55 基于GM(1,1)的組合模型的小麥條銹病預測方法的研究 劉榮英;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 2005-07-01

      56 北京市農作物病蟲害遠程預警信息系統(tǒng)初步構建 王明紅; 黃沖; 何熙; 金嘵華;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 2005-07-01

      57 北京市農作物病蟲害遠程預警信息系統(tǒng)構建 王明紅; 馬占鴻; 金曉華; 劉芊; 孫少炯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 2005-07-01

      58 基于CLIMEX的小麥矮腥黑穗病在中國潛在分布區(qū)預測 ;墼; 馬占鴻; 周益林; 王海光 【會議】農業(yè)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 2005-06-30

      59 應用小麥品種多樣性控制越夏區(qū)小麥條銹病研究 黃沖;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08-01

      60 我國小麥條銹病菌越夏區(qū)和越冬區(qū)氣候區(qū)劃——應用CLIMEX和氣候相似距方法 胥荻; 王海光; 馬占鴻; 石守定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08-01

      61 我國小麥條銹菌主要流行小種CY32的SSR標記 劉帆; 駱勇;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08-01

      62 小麥條銹菌水源11致病類群的AFLP標記 杜金璞; 黃沖; 劉帆; 潘娟娟; 駱勇; 馬占鴻 【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07-01

      63 不同抗性小麥品種混(間)種對條銹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黃沖; 馬占鴻; 劉躍富; 陳倫開; 任小平; 何成杰 【會議】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64 河北張家口市馬鈴薯S病毒的檢測及鑒定 田永蕾; 劉冬梅; 張永江; 劉梅; 雷強; 李明福; 馬占鴻 【會議】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65 利用高光譜遙感技術估算不同品種小麥條銹病病情指數的研究 郭潔濱; 黃沖; 孫振宇; 馬占鴻 【會議】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66 設施園藝病蟲害自動監(jiān)控及預警系統(tǒng)研究 任爭毅; 潘娟娟; 孟仿英; 金海萍; 蘇寧國; 任愛民; 馬占鴻 【會議】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67 紅掌細菌性葉疫病病原初步鑒定及防治 王鵬韜; 楊鐵順; 柯盛發(fā); 趙亮; 馬占鴻 【會議】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68 電生功能水防治小麥條銹病試驗研究 郝建雄; 李里特; 馬占鴻; 程永強; 蔡成靜; 劉海杰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 北京 【期刊】中國植保導刊 2006-06-20

      69 小麥條銹病區(qū)域流行相關性研究初報 陳剛; 王海光; 張錄達; 王滔;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應用數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6-07-05

      70 北京市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遠程預警信息系統(tǒng)的構建及應用 王明紅; 金曉華; 劉芊;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北京際峰軟件公司;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中國植保導刊 2006-07-20

      71 生物信息學在出入境檢疫中的應用 吳興海; 梁成珠; 陳長法; 魏曉棠; 馬占鴻; 黃沖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中國農業(yè)大學; 中國農業(yè)大學 青島;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 2006-08-25

      72 利用判別分析方法預測小麥條銹病 陳剛;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護 2006-08-08

      73 中國小麥條銹菌鑒別寄主豐產3號抗條銹性遺傳分析 淦愛華; 藺瑞明; 徐世昌; 萬安民;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6-12-30

      74 小麥條銹病高光譜近地與高空遙感監(jiān)測比較研究 蔡成靜; 馬占鴻; 王海光; 張玉萍; 黃文江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國家農業(yè)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7-02-28

      75 2006年貴州省赫章縣秋季小麥條銹病調查 王海光; 談孝鳳; 金星; 馮明義;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貴州省赫章縣植保植檢站;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GuiYang; 貴州赫章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7-03-05

      76 基于GM(1,1)組合模型的小麥條銹病預測方法研究 劉榮英;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生物數學學報 2007-06-15

      77 利用高空風預測小麥條銹病研究初報 云曉微;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7-08-05

      78 植物病害管理與生物安全 王海光; 馬占鴻; 黃沖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護 2007-06-08

      79 高光譜在小麥條銹病嚴重度分級識別中的應用 王海光; 馬占鴻; 王韜; 蔡成靜; 安虎; 張錄達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理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理學院 北京 【期刊】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7-09-15

      80 小麥條銹病多時相冠層光譜與病情的相關性 張玉萍; 郭潔濱;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7-10-15

      81 對《植物病理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思考及措施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 【期刊】農業(yè)教育研究 2008-09-15

      82 等離子體對小麥矮腥黑粉菌處理效果的掃描電鏡觀察 孫振宇; 馬占鴻; 王海光; 劉亮; 馮劍; 張貴新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8-04-15

      83 同軸介質阻擋放電初步處理糧菌的研究 馮劍; 劉亮; 張貴新; 孫振宇; 馬占鴻; 王海光; 姚建鋒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湖州電力局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8-08-31

      84 UV-B輻射增強對小麥條銹病影響的初步探討 李晶; 韓國菲;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農業(yè)部分子植物病理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期刊】植物保護 2008-06-08

      85 寧夏草原首次大面積發(fā)生菟絲子危害 李寅菲; 李克昌; 黃文廣; 黃波;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寧夏草原站 【期刊】植物保護 2008-06-08

      86 淺談信息技術在植物病理學中的應用 淦愛華; 陳剛;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植物保護 2003-08-08

      87 小麥矮腥黑穗病研究進展與展望 王海光; ;墼; 馬占鴻; 劉亮; 張貴新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 2005-08-15

      88 我國小麥條銹病菌既越冬又越夏地區(qū)的氣候區(qū)劃 馬占鴻; 石守定; 王海光; 張美榮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2-30

      89 小麥條銹病高光譜遙感監(jiān)測技術研究 蔡成靜; 王海光; 安虎; 史延春; 黃文江;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甘肅省天水市植保植檢站; 國家農業(yè)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甘肅天水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2-30

      90 大豆銹病越冬區(qū)氣候區(qū)劃研究 張振鐸; 馬占鴻; 楊小冰; 王應學; 陳杰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植物病理系50011; 云南省農科院植保土肥所; 云南省景東縣植保站 北京; 云南昆明; 云南景東 【期刊】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5-09-30

      91 小麥條銹病單片病葉特征光譜的初步研究 安虎; 王海光; 劉榮英; 蔡成靜;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中國植保導刊 2005-11-20

      92 北京市農作物病蟲害遠程預警信息系統(tǒng)構建 王明紅; 馬占鴻; 金曉華; 劉芊; 孫少炯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北京際峰軟件公司; 北京際峰軟件公司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5-12-30

      93 應用GIS和地統(tǒng)計學研究小麥條銹病菌越冬范圍 石守定; 馬占鴻; 王海光; 趙中華; 姜玉英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北京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5-02-15

      94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卷葉病病原鑒定研究 李玉鼎; 馬占鴻; 李明福 寧夏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植物病毒研究所 永寧 【期刊】中外葡萄與葡萄酒 2003-08-30

      95 玉米矮花葉病流行學研究進展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3-06-25

      96 玉米花粉傳播SCMV的遺傳學鑒定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作物雜志 2003-10-15

      97 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植物保護領域中的應用 石守定; 馬占鴻; 王海光; 張衛(wèi)民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農業(yè)網絡信息 2004-03-26

      98 植物病害流行學中的地統(tǒng)計學 石守定; 馬占鴻; 王海光; 張衛(wèi)民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農業(yè)網絡信息 2004-05-26

      99 植物病理學研究中的計算機應用 王海光; 馬占鴻; 張美蓉; 石守定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農業(yè)網絡信息 2004-10-26

      100 基于GIS的中國小麥條銹病菌越夏區(qū)氣候區(qū)劃 馬占鴻; 石守定; 姜玉英; 趙中華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北京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4-11-20

      101 玉米矮花葉病預測預報研究 王海光;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4-12-25

      102 美國發(fā)現大豆銹病對我國大豆進口的影響及對策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 北京 【期刊】中國植保導刊 2005-02-20

      103 基于GIS的中國小麥條銹病菌越夏區(qū)氣候區(qū)劃 馬占鴻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系 北京 【期刊】中國植保導刊 2005-03-20

      榮譽獎勵:

      1、2005年,中國農業(yè)大學“優(yōu)秀共產黨員”;

      2、2004年,中國農業(yè)大學“優(yōu)秀教師”;

      3、2000-2002年,中國農業(yè)大學新世紀人才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

      4、1999年,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工會積極分子”;

      5、1996年,北京農業(yè)大學“優(yōu)秀學生干部”;

      6、1989年,寧夏農學院“先進科技工作者”。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1. 高空有雙明亮的眼睛
      2. 大旱之年仍要警惕小麥條銹病流行
      3.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永寧結碩果
      4. 抓好“一噴三防”控制穗期病蟲

      高空有雙明亮的眼睛

      小麥條銹病遙感監(jiān)測研究取得新進展

      “陳主任,我們學校今年申報總數是2046。”“我可是持證上崗的正式工作人員!笔芾憩F場人頭攢動。工作人員都穿上了統(tǒng)一的紅馬甲,方便易認。“我來受理現場拍照留念!被紬l銹病的小麥葉面上產生多層輪狀排列的黃色夏孢子堆。

      [科學時報 張雙虎報道]在我國小麥生產中,小麥條銹病是引起損失大、危及范圍最廣的一種病害。條銹病一般在小麥抽穗灌漿期發(fā)病較重,因此其直接對小麥產量造成了嚴重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對小麥條銹病的監(jiān)測工作僅限于田間取樣調查。但是,針對大面積病害的監(jiān)測,采用人工調查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監(jiān)測效率很低,等病情上報到有關部門時,往往病害已大范圍暴發(f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馬占鴻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對小麥條銹病的監(jiān)測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主持的“小麥條銹病遙感監(jiān)測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該團隊已能夠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對我國主要小麥品種實施條銹病病情監(jiān)測。

      又到條銹病防治時

      “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可以有效地對小麥條銹病實施監(jiān)測!瘪R占鴻對《科學時報》記者說,“每種病蟲害都有其發(fā)病規(guī)律。在我國,不同地區(qū)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病時間也有差異,一般四川省早在2月初就能發(fā)現病情,甘肅南部、西部大概在3月底、4月初開始出現病情。如果我們對這些地方進行監(jiān)測,就可以根據它的發(fā)病情況對全國作出預測。”

      歷史上,我國小麥條銹病發(fā)生比較嚴重的年份有4次。1950年春,小麥條銹病在黃河、長江流域廣大麥區(qū)暴發(fā)流行,為我國解放前數十年所罕見。全國因條銹病減產小麥60億公斤,相當于當年夏收的總和。

      1964年4~5月,小麥條銹病在全國麥區(qū)流行,華北、西北冬麥區(qū)大流行。據統(tǒng)計,全國發(fā)生面積800萬公頃,損失小麥約32億公斤。農業(yè)部于當年7月召集專家、科學技術人員,就選育和推廣抗銹品種、藥劑防治、栽培措施和消滅條銹病越夏菌源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和部署。

      1990年4~5月,小麥條銹病在冬麥區(qū)大面積暴發(fā)流行,面積達709萬公頃,全國因條銹病造成小麥減產高達13億公斤。當年8月,全國植?傉静贾们锊フ{換高度感病品種和在越夏越冬菌源基地實施粉銹寧拌種等防病措施,對控制下年度條銹病流行發(fā)揮了良好作用。

      2002年,小麥條銹病又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大流行,其發(fā)生面積近670萬公頃,損失小麥約10億公斤,發(fā)生區(qū)域涉及鄂、豫、魯、冀等11個。ㄊ校﹨^(qū)。盡管2002年條銹病發(fā)生范圍廣,但由于國家提出了以品種抗病性利用及小麥抗病性變異和病菌群體動態(tài)監(jiān)測、藥劑和農業(yè)防治相結合的治理策略,本次病害的損失小于前3次。

      農業(yè)專家們認為,在小麥條銹病防治方面,除了要選育抗銹品種、科學進行藥劑防治外,對條銹病的發(fā)生做到早發(fā)現、早防治、發(fā)現一點、控制一片是非常重要的。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靠真菌傳播的病害。小麥條銹病菌夏孢子非常輕,能隨著氣流上升到高空,然后借著風力進行遠距離傳播,如果遇到降雨,又隨著雨滴來到地面上,落到葉片上危害作物。

      “所以它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馬占鴻說,“條銹病喜歡低溫、高濕環(huán)境,如果雨水較多,溫度又較低,它就很容易發(fā)生,我們會對四川、甘肅等早發(fā)地區(qū)進行監(jiān)測,然后再結合各地的氣象、天氣條件作出準確預測,以決定要不要防治,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進行防治!

      直觀判斷條銹病的發(fā)生

      “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的原理應該說比較簡單。太陽光照到地面以后,不同地物(地面上的物體),像高山、湖泊、植被、土壤等會反射不同的光譜,這種光譜我們肉眼是無法分辨的,但通過光譜儀就可以把這種信息分辨出來。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通過光譜分析,區(qū)分小麥得的是白粉病、條銹病、蚜蟲還是赤霉病!瘪R占鴻說。

      人工監(jiān)測作物病蟲害主要靠農業(yè)技術人員或農民將病情一級級上報。但相對于蟲害來說,人工監(jiān)測病害更困難一點,更滯后一些。因為沒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辨別不出早期病害。因此往往要等病害發(fā)生很久后,信息才報上來,而且數據也往往不準確。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生傳播速度很快,等相關部門得到信息時病情已較難控制。

      在北京市小湯山國家精準農業(yè)研究示范基地內,該研究團隊利用地面非成像光譜儀,對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病區(qū)、對照區(qū)小麥條銹病進行了單片病葉及冠層的光譜特征研究后發(fā)現,健康、發(fā)病及處于潛育期的小麥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譜反射率存在顯著差異。發(fā)病區(qū)與對照區(qū)小麥在光譜反射率曲線上有明顯不同,而且不同發(fā)病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麥單片病葉的反射光譜曲線也存在相應差異。利用該研究小組繪制的小麥條銹病病情分布圖,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小麥條銹病在小區(qū)間的傳播情況。

      “和沙塵暴、洪水等災害一樣,很多病害和蟲害都有一個源頭。條銹病在我國是大區(qū)流行的,發(fā)生的潛疫期約10天左右,它從在四川、甘肅初發(fā)到波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大概要半個月到1個月時間,我們會監(jiān)測病蟲害初期發(fā)生的情況,如果源頭已經發(fā)生了病害,而且有大風等傳播條件,我們就要趕快做好防治工作。監(jiān)測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好預測和預防,早發(fā)現、早防治。和人工進行作物病害監(jiān)測相比,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的優(yōu)勢一是效率高,二是精度高!瘪R占鴻說。

      讓我們看得更真切一些

      不同的作物,同種作物不同的品種,或者作物種在不同的土壤上,有不同的背景色,其反射的光譜就會產生差別。

      “所以,我們現在還要分析不同的小麥種植區(qū)域、不同品種、不同種植模式,其在發(fā)生病害時的光譜特征,要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覺得這方面還有很多事要做,現在我們對我國主要小麥品種可以進行條銹病的判斷,但因為我國小麥品種特別多,地域又比較廣,不同的灌溉條件、不同的栽培模式都會有不同的反射光譜,這都會增加判斷的難度!瘪R占鴻說。

      據介紹,只要是在植物表觀上能夠表現出來的特征,比如表現出的葉面變色、變形、卷曲或作物生長不良等都可進行監(jiān)測。特別是變色,不管是變成紅色、藍色還是黃色,只要變色都可以進行辨別。該研究還可以通過對發(fā)生病害小麥葉面的反射光譜進行分析,區(qū)分這些發(fā)病區(qū)域上有多少一級、二級、三級災害,因為每個災害程度造成的減產不一樣,因此可以根據災害面積計算出當年所造成的損失。進一步的研究還能計算種植哪類品種的小麥有多大的面積。

      “但是區(qū)分小麥發(fā)病程度如何現在還有些難度,因為其中的信息復雜,比如有時得了其他病毒病,也能引起葉面黃,跟條銹病有些類似,它的反射率是一樣的,就容易混淆!瘪R占鴻說,“另外,要精確進行預測,還需要遙感衛(wèi)星、成像設備等器材分辨率和精度的提高。將來衛(wèi)星的分辨率越來越高,相關的基礎數據也積累得越來越豐富,我想,這個監(jiān)測結果會越來越精準!

      來源:《科學時報》 (2010-3-22 A4 科學基金) 作者:張雙虎 發(fā)布時間:2010-3-22

      原文鏈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759.shtm?id=229759

      高空有雙明亮的眼睛

      小麥條銹病遙感監(jiān)測研究取得新進展

      “陳主任,我們學校今年申報總數是2046!薄拔铱墒浅肿C上崗的正式工作人員!笔芾憩F場人頭攢動。工作人員都穿上了統(tǒng)一的紅馬甲,方便易認!拔襾硎芾憩F場拍照留念。”患條銹病的小麥葉面上產生多層輪狀排列的黃色夏孢子堆。

      [科學時報 張雙虎報道]在我國小麥生產中,小麥條銹病是引起損失大、危及范圍最廣的一種病害。條銹病一般在小麥抽穗灌漿期發(fā)病較重,因此其直接對小麥產量造成了嚴重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對小麥條銹病的監(jiān)測工作僅限于田間取樣調查。但是,針對大面積病害的監(jiān)測,采用人工調查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監(jiān)測效率很低,等病情上報到有關部門時,往往病害已大范圍暴發(f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馬占鴻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對小麥條銹病的監(jiān)測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主持的“小麥條銹病遙感監(jiān)測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該團隊已能夠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對我國主要小麥品種實施條銹病病情監(jiān)測。

      又到條銹病防治時

      “利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可以有效地對小麥條銹病實施監(jiān)測!瘪R占鴻對《科學時報》記者說,“每種病蟲害都有其發(fā)病規(guī)律。在我國,不同地區(qū)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病時間也有差異,一般四川省早在2月初就能發(fā)現病情,甘肅南部、西部大概在3月底、4月初開始出現病情。如果我們對這些地方進行監(jiān)測,就可以根據它的發(fā)病情況對全國作出預測!

      歷史上,我國小麥條銹病發(fā)生比較嚴重的年份有4次。1950年春,小麥條銹病在黃河、長江流域廣大麥區(qū)暴發(fā)流行,為我國解放前數十年所罕見。全國因條銹病減產小麥60億公斤,相當于當年夏收的總和。

      1964年4~5月,小麥條銹病在全國麥區(qū)流行,華北、西北冬麥區(qū)大流行。據統(tǒng)計,全國發(fā)生面積800萬公頃,損失小麥約32億公斤。農業(yè)部于當年7月召集專家、科學技術人員,就選育和推廣抗銹品種、藥劑防治、栽培措施和消滅條銹病越夏菌源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和部署。

      1990年4~5月,小麥條銹病在冬麥區(qū)大面積暴發(fā)流行,面積達709萬公頃,全國因條銹病造成小麥減產高達13億公斤。當年8月,全國植保總站布置秋播調換高度感病品種和在越夏越冬菌源基地實施粉銹寧拌種等防病措施,對控制下年度條銹病流行發(fā)揮了良好作用。

      2002年,小麥條銹病又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大流行,其發(fā)生面積近670萬公頃,損失小麥約10億公斤,發(fā)生區(qū)域涉及鄂、豫、魯、冀等11個。ㄊ校﹨^(qū)。盡管2002年條銹病發(fā)生范圍廣,但由于國家提出了以品種抗病性利用及小麥抗病性變異和病菌群體動態(tài)監(jiān)測、藥劑和農業(yè)防治相結合的治理策略,本次病害的損失小于前3次。

      農業(yè)專家們認為,在小麥條銹病防治方面,除了要選育抗銹品種、科學進行藥劑防治外,對條銹病的發(fā)生做到早發(fā)現、早防治、發(fā)現一點、控制一片是非常重要的。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靠真菌傳播的病害。小麥條銹病菌夏孢子非常輕,能隨著氣流上升到高空,然后借著風力進行遠距離傳播,如果遇到降雨,又隨著雨滴來到地面上,落到葉片上危害作物。

      “所以它的傳播速度非常快!瘪R占鴻說,“條銹病喜歡低溫、高濕環(huán)境,如果雨水較多,溫度又較低,它就很容易發(fā)生,我們會對四川、甘肅等早發(fā)地區(qū)進行監(jiān)測,然后再結合各地的氣象、天氣條件作出準確預測,以決定要不要防治,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進行防治!

      直觀判斷條銹病的發(fā)生

      “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的原理應該說比較簡單。太陽光照到地面以后,不同地物(地面上的物體),像高山、湖泊、植被、土壤等會反射不同的光譜,這種光譜我們肉眼是無法分辨的,但通過光譜儀就可以把這種信息分辨出來。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通過光譜分析,區(qū)分小麥得的是白粉病、條銹病、蚜蟲還是赤霉病!瘪R占鴻說。

      人工監(jiān)測作物病蟲害主要靠農業(yè)技術人員或農民將病情一級級上報。但相對于蟲害來說,人工監(jiān)測病害更困難一點,更滯后一些。因為沒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辨別不出早期病害。因此往往要等病害發(fā)生很久后,信息才報上來,而且數據也往往不準確。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生傳播速度很快,等相關部門得到信息時病情已較難控制。

      在北京市小湯山國家精準農業(yè)研究示范基地內,該研究團隊利用地面非成像光譜儀,對小麥條銹病的發(fā)病區(qū)、對照區(qū)小麥條銹病進行了單片病葉及冠層的光譜特征研究后發(fā)現,健康、發(fā)病及處于潛育期的小麥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譜反射率存在顯著差異。發(fā)病區(qū)與對照區(qū)小麥在光譜反射率曲線上有明顯不同,而且不同發(fā)病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麥單片病葉的反射光譜曲線也存在相應差異。利用該研究小組繪制的小麥條銹病病情分布圖,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小麥條銹病在小區(qū)間的傳播情況。

      “和沙塵暴、洪水等災害一樣,很多病害和蟲害都有一個源頭。條銹病在我國是大區(qū)流行的,發(fā)生的潛疫期約10天左右,它從在四川、甘肅初發(fā)到波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大概要半個月到1個月時間,我們會監(jiān)測病蟲害初期發(fā)生的情況,如果源頭已經發(fā)生了病害,而且有大風等傳播條件,我們就要趕快做好防治工作。監(jiān)測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好預測和預防,早發(fā)現、早防治。和人工進行作物病害監(jiān)測相比,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的優(yōu)勢一是效率高,二是精度高。”馬占鴻說。

      讓我們看得更真切一些

      不同的作物,同種作物不同的品種,或者作物種在不同的土壤上,有不同的背景色,其反射的光譜就會產生差別。

      “所以,我們現在還要分析不同的小麥種植區(qū)域、不同品種、不同種植模式,其在發(fā)生病害時的光譜特征,要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覺得這方面還有很多事要做,現在我們對我國主要小麥品種可以進行條銹病的判斷,但因為我國小麥品種特別多,地域又比較廣,不同的灌溉條件、不同的栽培模式都會有不同的反射光譜,這都會增加判斷的難度!瘪R占鴻說。

      據介紹,只要是在植物表觀上能夠表現出來的特征,比如表現出的葉面變色、變形、卷曲或作物生長不良等都可進行監(jiān)測。特別是變色,不管是變成紅色、藍色還是黃色,只要變色都可以進行辨別。該研究還可以通過對發(fā)生病害小麥葉面的反射光譜進行分析,區(qū)分這些發(fā)病區(qū)域上有多少一級、二級、三級災害,因為每個災害程度造成的減產不一樣,因此可以根據災害面積計算出當年所造成的損失。進一步的研究還能計算種植哪類品種的小麥有多大的面積。

      “但是區(qū)分小麥發(fā)病程度如何現在還有些難度,因為其中的信息復雜,比如有時得了其他病毒病,也能引起葉面黃,跟條銹病有些類似,它的反射率是一樣的,就容易混淆。”馬占鴻說,“另外,要精確進行預測,還需要遙感衛(wèi)星、成像設備等器材分辨率和精度的提高。將來衛(wèi)星的分辨率越來越高,相關的基礎數據也積累得越來越豐富,我想,這個監(jiān)測結果會越來越精準!

      來源:《科學時報》 (2010-3-22 A4 科學基金) 作者:張雙虎 發(fā)布時間:2010-3-22

      原文鏈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759.shtm?id=229759

      大旱之年仍要警惕小麥條銹病流行

      威脅依舊存在,具體危害程度還看三四月份降水情況
       

      小麥條銹病一直威脅著我國西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和西南麥區(qū)的小麥生產。在條銹病大流行時,小麥條銹病可引起減產20%~30%,嚴重的達50%以上,甚至造成絕產。

      在此次旱情發(fā)生之前,全國小麥病害協(xié)作組曾預測2009年小麥條銹病或將呈全國性大流行態(tài)勢。這是該小組對2008年隴南、隴東條銹病越夏菌源基地的病菌越夏情況、菌源區(qū)秋苗發(fā)病情況、全國小麥品種布局情況以及氣候發(fā)生趨勢等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的結果。

      小麥條銹病菌喜涼貪濕,在經歷了一場多年不遇的干旱后還能否流行?小麥病害協(xié)作組專家、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馬占鴻教授表示,雖然干旱會對條銹病的菌源產生一定抑制作用,但其威脅依舊存在,具體危害程度還要看三四月份的降水情況。如果那時雨水偏多,流行的風險就會加大,加上前期干旱導致麥苗長勢減弱、抗病性降低,一旦流行危害將會更大。因此, 大旱之年仍要警惕小麥條銹病大流行。

      隨風潛入田擅長轉移戰(zhàn)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王海光博士介紹說,小麥條銹病菌在我國平原冬麥區(qū)能越冬而不能越夏,在高寒春麥區(qū)能越夏而不能越冬。條銹菌每年主要在甘肅、青海以及晉北、內蒙古等高寒春麥區(qū)越夏,然后隨高空氣流傳至平原冬麥區(qū),引起秋苗發(fā)病并在此越冬。到了春季,平原冬麥區(qū)條銹病流行后,所產生的大量夏孢子又隨風向西、北傳播。一個完整的周年循環(huán)就這樣在一個較大的地理范圍內完成了。因此,小麥條銹病的流行被稱為大區(qū)流行。

      小麥條銹菌每年在一定地區(qū)范圍內進行規(guī)律性的周年轉移,這在一定地區(qū)就組成了病菌完整的流行地區(qū)系統(tǒng),簡稱流行區(qū)系。一個流行區(qū)系和另一個流行區(qū)系之間往往被海洋、沙漠或高山等天然屏蔽所隔離。我國小麥條銹病主要有3個流行區(qū)系,即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行區(qū)系、新疆流行區(qū)系和云南流行區(qū)系。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行區(qū)系是我國最重要的小麥條銹病流行區(qū)系,這一區(qū)系包括了全國80%以上的小麥種植面積,該區(qū)系內小麥條銹病的流行情況影響著我國小麥條銹病發(fā)生流行的整體情況。

      流行因素復雜不僅與降雨有關

      馬占鴻說,春季發(fā)生小麥條銹病流行因素比較復雜,不僅與降雨量有關,還需考慮菌源的多少、感病品種種植面積、條銹菌的菌群結構、早春氣溫回升早晚等多個因素。而且最近還出現了新的高致病性小種條銹病菌CY33號。因此在當前干旱的情況下,條銹病大流行的威脅依舊存在。

      以2002年條銹病大流行為例。2001年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出現暖冬天氣,越冬區(qū)內越冬菌源量多,并在冬季連續(xù)繁殖和侵染,為春季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2002年1月~3月氣溫回升快,有利于條銹菌提早和迅速發(fā)生發(fā)展,4月~5月降雨偏多,加上同期我國北方又有幾次大風揚塵天氣,使條銹菌迅速擴展和蔓延,最終導致2002年小麥條銹病全國大流行。

      需多方入手堅持綜合防治

      “針對小麥條銹病必須采用綜合防治策略。”馬占鴻說,“小麥條銹菌喜涼怕熱,生長發(fā)育所要求的溫度較低。因此,對小麥條銹病菌來說,越夏是其周年循環(huán)中最重要、最困難的環(huán)節(jié),從病菌最薄弱的地方入手進行防治,越夏區(qū)便成為條銹病防治的關鍵地區(qū)。”

      來源:大眾科技報 2009年2月12日 本報記者 甘勃

      原文鏈接: http://www.stdaily.com/other/dzkj/2009/0212/1-1.htm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永寧結碩果

      記者日前獲悉,由中國農業(yè)大學馬占鴻教授主持的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永寧實施3年來,取得了可喜成果,很多技術已經在全區(qū)乃至全國其他省市推廣。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西北干旱冷涼區(qū)設施園藝節(jié)水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其中在永寧縣投資1300萬元。該項目自2007年起實施,至2010年底結束,項目期限為4年。經過3年的實驗,該項目已成效顯著,特別是在小任果業(yè)等基地建立的設施園藝病蟲害遠程診斷系統(tǒng)在全國來說都是比較先進的。其中設施園藝病蟲害遠程監(jiān)控與防治技術、臨界溫濕度自動報警技術、“黃板”“藍板”“殺蟲燈”等無公害防治技術、沼渣沼液在設施園藝生產中的應用技術、生物菌肥的應用技術等已經在永寧5.3萬畝設施產業(yè)中普遍運用,我區(qū)及國內其他縣區(qū)都開始推廣應用。馬占鴻教授介紹說,經過科學精確地測算,在設施園藝產業(yè)中,使用這些技術,每投資1元錢就可以產生近100元的效益,農藥使用率減少30%,而且蔬菜水果品質大幅度提高。(記者 姜美)

      來源:寧夏日報 ( 2010-02-10 09:49:02)

      原文連接: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02/10/content_19007720.htm

      抓好“一噴三防”控制穗期病蟲

        

      馬占鴻(中國農業(yè)大學農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   

      進入4月份以后,全國小麥從南到北陸續(xù)開始抽穗、揚花、受粉、灌漿,小麥生長即進入中后期。中后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灌漿期,是小麥一生中病害發(fā)生最多的時期,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時期,控制好該時期的病害對小麥豐產增收至關重要! 

      我國小麥中后期的主要病害有:銹病(條銹、葉銹)、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全蝕病、黑穗病、根腐病、葉枯病、穎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等。在防治上注意如下技術要點:  

      中后期病害防治要嚴格遵循“準確監(jiān)測、帶藥偵查、發(fā)現一點、防治一片”的策略,“打點保面,降低菌源基數、減緩流行速率”,采取“一噴三防”措施,開展大面積專業(yè)化防治。具體操作時,力爭達到規(guī)范化防控,即定人、定點、定時進行監(jiān)測;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供應、統(tǒng)一配制、統(tǒng)一施藥進行防治! 

      “一噴三防”技術指的是將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如微肥、抗旱劑等)混配,一次噴藥可以達到防病、防蟲、防倒伏(防干熱風、防早衰)“三防”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嚴格按照農藥復配、混配原則進行,“一噴”也要因病蟲害而異。比如,防治銹病力爭做到“早發(fā)現、早預警、早防治”,藥劑可用三唑酮或烯唑醇,按標簽說明兌水30-50公斤進行全株噴霧,每隔5-7天噴一次,共噴2-3次! 

      防控時期也是關鍵,一定在病害發(fā)展達到防治指標時用藥,其中小麥條銹病的防治指標是病株率達10%或病葉率達5%。小麥白粉病防治指標是穗期病株率達60%以上、個別病株旗葉開始出現病斑,但對于高水肥麥田,尤其是常發(fā)區(qū)的感病品種田塊,要及時對發(fā)病點片進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赤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若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遇有3天以上連陰雨天氣,氣溫在15℃以上,就會造成大流行,應立即進行小麥赤霉病預防。小麥赤霉病與吸漿蟲、麥穗蚜的防治,最佳防治適期同屬一個時期,即小麥抽穗至揚花盛期,可采取“一噴三防”措施,用烯唑醇或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加菊酯類農藥或氧樂果,再加二氫鉀,按標簽說明用量兌水30-50公斤,于傍晚或黎明針對穗部上下10厘米處噴藥,每隔3-5天噴一次,共噴2-3次,也可選用氰烯菌酯按說明噴霧防治。

      來源: 農博網

      原文鏈接: http://science.aweb.com.cn/2011/4/11/359201104111455790.html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精品一区,99re66热这里精品7,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码潮吹精品视频 96热在这里只有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