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何為中 ,男,漢族,1965年6月出生,湖南省益陽市人,碩士,現任廣西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從事甘蔗健康種苗快繁技術研究、甘蔗良種繁育與示范推廣和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參加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子課題、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廣西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農業(yè)部“948”項目、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技專項項目(2007-2010)、廣西蔗糖產業(yè)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廣西扶綏甘蔗試驗站項目和廣西興賓甘蔗試驗站項目等45項。其中“甘蔗莖尖脫毒健康種苗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高產高效甘蔗良種繁育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 項目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適宜旱坡地種植的高產、高糖、抗逆性強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選育與應用”獲得2016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7。參加育成桂糖22號、桂輻98/296等8個甘蔗新品種。獲得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4項;獲得省部級成果鑒定6項。
在《西南農業(yè)學報》、《Sugar Tech》、《南方農業(yè)科學》等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技術研究》、《Ananlysis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Saccharum spontaneum L.accassions from Guangxi province of China with RAPD-PCR》、《Preliminary report on photoautotrophic rooting of sugarcane microshoots》等論文32篇,其中國際刊物1篇,國際會議論文集9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參與編寫專著《現代甘蔗學》和國際會議論文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S-2014:Green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of Sugar & Integrated Indust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9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農業(yè)大學農學系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獲碩士學位。
1989年9至今在廣西甘蔗研究所一直從事甘蔗科研工作,歷任組培中心主任,所長助理,生物室主任,辦公室主任,科研外事辦主任等職。
2003年獲得副研究員職稱。
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在英國桑德蘭大學商務學院學習一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13年l2月獲研究員資格。
社會任職: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甘蔗栽培和甘蔗品種繁育推廣示范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或參加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子課題、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廣西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農業(yè)部“948”項目、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技專項項目(2007-2010)、廣西蔗糖產業(yè)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廣西扶綏甘蔗試驗站項目和廣西興賓甘蔗試驗站項目等45項。
1. 甘蔗莖尖脫毒健康種苗技術研究與示范。
科研成果:
參與育成并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甘蔗新品種共5個。
5. 高產、高糖、中熟、固氮甘蔗品種桂引5號 譚裕模; 王倫旺; 王天算; 李楊瑞; 龐天; 何為中 ; 賢武; 陳引芝; 楊榮仲; 何紅; 邢永秀; 梁俊; 黎煥光; 黃成豐; 王伯輝 【科技成果】廣西甘蔗研究所;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 2005-01-27
1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的方法 游建華;譚宏偉;梁闐;吳凱朝;劉紅堅;韋貴劍;李松;莫磊興;廖慶才;劉麗敏;何為中 ;王維贊;樊保寧;翁夢苓;高軼靜;淡明;劉俊仙;盧曼曼;何毅波;余坤興;楊柳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6
2 桂糖51號 王倫旺;經艷;唐仕云;李翔;謝金蘭;鄧宇馳;雷敬超;譚芳;黃家雍;劉曉燕;梁強;黃海榮;周會;賢武;羅亞偉;梁闐;何紅;李楊瑞;黎煥光;梁朝旭;李鳴;周忠鳳;龐華莒;王澤平;何為中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6
3 一種組織培養(yǎng)架 劉麗敏;黃永才;余坤興;李松;劉俊仙;劉紅堅;淡明;盧曼曼;何為中 ;翁夢伶;游建華;劉欣;何毅波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6
4 桂糖49號 黃家雍;譚芳;唐仕云;李翔;王倫旺;黃海榮;經艷;鄧宇馳;劉曉燕;梁強;黎煥光;許樹寧;羅亞偉;梁闐;楊榮仲;方位寬;龐華莒;羅志勇;賢武;莫磊興;黃天順;何為中 ;丘立杭;翁夢苓;陳榮發(fā);雷敬超;徐林;周忠鳳;謝金蘭;董文斌;李鳴;梁朝旭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5
5 桂糖46號 王倫旺;黃家雍;鄧宇馳;經艷;李翔;黃海榮;唐仕云;譚芳;梁強;楊榮仲;何紅;雷敬超;劉曉燕;黎煥光;賢武;方位寬;謝金蘭;周會;羅亞偉;梁闐;李楊瑞;莫磊興;梁朝旭;李鳴;周忠鳳;王澤平;龐華莒;羅志勇;翁夢苓;徐林;譚裕模;何為中 ;許樹寧;張榮華;段維興;陳榮發(fā);楊翠芳;周珊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5
6 桂糖47號 王倫旺;譚芳;黃海榮;唐仕云;鄧宇馳;經艷;李翔;劉曉燕;楊榮仲;黃家雍;何紅;黎煥光;梁強;雷敬超;謝金蘭;周會;羅亞偉;梁闐;李楊瑞;方位寬;莫磊興;梁朝旭;李鳴;周忠鳳;王天順;賢武;董文斌;王澤平;龐華莒;羅志勇;翁夢苓;徐林;譚裕模;何為中 ;許樹寧;張榮華;段維興;陳榮發(fā);楊翠芳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5
7 桂糖48號 王倫旺;李翔;經艷;唐仕云;黃海榮;鄧宇馳;雷敬超;譚芳;黃家雍;劉曉燕;梁強;楊榮仲;何紅;黎煥光;謝金蘭;周會;羅亞偉;梁闐;賢武;李楊瑞;莫磊興;梁朝旭;李鳴;周忠鳳;王天順;王澤平;龐華莒;羅志勇;翁夢苓;徐林;譚裕模;何為中 ;許樹寧;汪淼;張榮華;段維興;楊翠芳;周珊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5
8 甘蔗健康種苗種植技術集成應用示范 譚宏偉;李松;劉紅堅;余坤興;何為中 ;劉麗敏;劉俊仙;葉文昆;盧曼曼;淡明;劉欣;何毅波;陳明;翁夢苓;陳榮發(fā);譚芳;楊柳;寧德林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5
9 適宜旱坡地種植的高產、高糖、抗逆性強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中試 游建華;李松;劉紅堅;劉麗敏;樊保寧;淡明;吳凱朝;莫磊興;何為中 ;劉俊仙;盧曼曼;楊柳;譚芳;余坤興;梁闐;翁夢苓;黃仕欽;覃巧琴;白群;黃榮波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4
10 旱地甘蔗高產高糖高效栽培技術體系的創(chuàng)建和推廣應用 李楊瑞;楊麗濤;王維贊;張躍彬;江永;梁詠誠;何為中 ;郭家文;李奇?zhèn)?楊柳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 2014
11 甘蔗試管苗生產簡化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 何為中 ;范業(yè)賡;劉紅堅;翁夢苓;周行;汪淼;李松;游建華;莫磊興;譚宏偉;陳榮發(fā);蘇樹權;陳引芝;陳趕林;黃誠華;余坤興;淡明;劉麗敏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3
12 桂糖42號 王倫旺;廖江雄;譚芳;唐仕云;黃家雍;李翔;楊榮仲;李楊瑞;黃海榮;方位寬;經艷;雷敬超;黎煥光;張革民;王澤平;何紅;賢武;許樹寧;莫磊興;鄧宇馳;方鋒學;譚裕模;王天順;何為中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3
13 桂果蔗1號 李松;劉紅堅;劉麗敏;余坤興;淡明;劉俊仙;楊榮仲;游建華;盧曼曼;楊柳;劉欣;李鳴;譚芳;吳凱朝;王維贊;何為中 ;唐紅琴;陳庭速;陳伯倫;何毅波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3
14 SSR分子標記技術輔助甘蔗抗黑穗病育種的應用研究 游建華;高軼靜;張榮華;段維興;楊翠芳;王澤平;梁俊;吳凱朝;何為中 ;李松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3
15 甘蔗高效快繁組培技術的引進與消化 游建華;李松;劉麗敏;楊柳;余坤興;劉紅堅;淡明;劉俊仙;盧曼曼;唐其展;周行;何為中 ;汪淼;劉忠;譚芳;劉欣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2
16 糖能兼用甘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李楊瑞;何紅;方鋒學;楊麗濤;王倫旺;朱秋珍;張革民;何為中 ;楊柳;陳趕林;鄧展云;王維贊;陳引芝;唐其展;游建華;汪淼;黃誠華;劉海斌;李翔;唐仕云;方位寬;雷敬超;翁夢苓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科學院 2011
17 豐產宿根性強耐寒甘蔗新品種桂糖34號(選育名:桂糖02-833) 黎煥光;譚裕模;王倫旺;譚芳;唐仕云;陳引芝;李翔;黃家雍;賢武;黃海榮;方鋒學;何為中 ;楊榮仲;游建華;方位寬;莫磊興;周會;許樹寧;梁麗瓊;陳欽祥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2011
18 早熟高糖高產甘蔗新品種桂糖30 黎煥光;譚裕模;譚芳;王倫旺;楊榮仲;梁麗瓊;黃家雍;陳引芝;唐仕云;方鋒學;劉海斌;李翔;何紅;周會;龐華莒;黃海榮;賢武;張革民;方位寬;容鳳玉;梁朝旭;李鳴;廖江雄;劉曉靜;閉少玲;陳欽祥;李松;何為中 ;許樹寧;王天算;莫磊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甘蔗研究所 2010
19 高產高效甘蔗良種繁育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 李楊瑞;陳引芝;何為中 ;何紅;王天算;黃家雍;陸國盈;史長興;蘇樹權;黎煥光;韓世健;陳超君;黃誠華;黃兌武;黃炳林;楊勝;蔣柱輝;陸輝德;陳星富;周啟美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甘蔗研究所 2010
20 適宜旱坡地種植的高產、高糖、抗逆性強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的選育 游建華;李松;曾慧;劉紅堅;余坤興;何為中 ;莫磊興;方鋒學;譚立許;韋堅;梁麗瓊;許樹寧;陳引芝;劉麗敏;淡明;戴友銘;譚芳;周會;汪淼;韋明珠;譚明貴;宋皓飛;黃成豐;盧曼曼;唐紅琴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甘蔗研究所 2009
21 甘蔗莖尖脫毒健康種苗技術研究與示范 李楊瑞;何紅;譚裕模;陳引芝;王天算;游建華;曾慧;劉紅堅;楊榮仲;李松;鄧展云;王倫旺;黃誠梅;龐天;葉燕萍;何為中 ;賢武;余坤興;莫磊興;楊柳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甘蔗研究所 2008
22 桂糖22號 游建華;李松;曾慧;何為中 ;劉紅堅;莫磊興;陳引芝;譚裕模;楊榮仲;何新民;張革民;黎煥光;譚芳;許樹寧;余坤興;韋明珠;梁闐 廣西甘蔗研究所 2005
23 高產、高糖、中熟、固氮甘蔗品種桂引5號 譚裕模;王倫旺;王天算;李楊瑞;龐天;何為中 ;賢武;陳引芝;楊榮仲;何紅;邢永秀;梁俊;黎煥光;黃成豐;王伯輝 廣西甘蔗研究所 2005
發(fā)明專利:
[1]劉紅堅,何為中 ,劉麗敏,李傲梅,樊保寧,翁夢苓,林善海,李松,劉俊仙,張榮華,盧曼曼,游建華. 一種用于甘蔗種植的實時切割設備[P]. CN112715089A,2021-04-30.
[2]劉麗敏,何為中 ,梁闐,劉紅堅,翁夢岺. 一種甘蔗試管苗葉面噴施液及配制方法[P]. CN108812710B,2021-03-23.
[3]覃振強,李德偉,羅亞偉,江鳳蘭,梁闐,譚宏偉,何為中 . 一種地下施藥裝置[P]. CN212488166U,2021-02-09.
[4]李傲梅,劉紅堅,劉麗敏,何為中 ,黃東亮,翁夢苓,陳忠良,秦翠鮮,汪淼,廖芬,黃婷麗,張榮華,李松,劉俊仙,鄧宇馳,劉璐. 一種高效的甘蔗試管苗移栽方法[P]. CN112314378A,2021-02-05.
[5]李松,張榮華,劉紅堅,盧曼曼,劉俊仙,劉麗敏,何為中 ,何毅波,張偉珍,譚芳. 一種植物組織培養(yǎng)瓶裝載用具[P]. CN212368102U,2021-01-19.
[6]劉麗敏,黃永才,李松,何為中 ,劉紅堅,劉俊仙,張榮華,盧曼曼,何毅波. 環(huán)莖促根營養(yǎng)袋[P]. CN211210686U,2020-08-11.
[7]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劉麗敏,游建華,劉俊仙,盧曼曼,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培苗的加土裝置[P]. CN210386156U,2020-04-24.
[8]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劉麗敏,盧曼曼,游建華,劉俊仙,張榮華,何毅波. 一種立體式水浴鍋[P]. CN210385917U,2020-04-24.
[9]劉麗敏,何為中 ,劉紅堅,梁闐. 甘蔗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的葉面噴施液、方法及光照裝置[P]. CN110915598A,2020-03-27.
[10]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游建華,盧曼曼,劉俊仙,劉麗敏,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多功能運苗車[P]. CN210000204U,2020-01-31.
[11]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游建華,劉俊仙,盧曼曼,劉麗敏,張榮華,何毅波. 一種甘蔗苗除草器[P]. CN209994892U,2020-01-31.
[12]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劉俊仙,游建華,盧曼曼,劉麗敏,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用于甘蔗培育的培養(yǎng)架[P]. CN209994970U,2020-01-31.
[13]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游建華,劉俊仙,盧曼曼,劉麗敏,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便于覆膜組件[P]. CN209994980U,2020-01-31.
[14]劉紅堅,游建華,何為中 ,李松,劉麗敏,劉俊仙,盧曼曼,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大棚用甘蔗培育裝置[P]. CN209994995U,2020-01-31.
[15]劉紅堅,李松,何為中 ,游建華,盧曼曼,劉俊仙,劉麗敏,張榮華,何毅波. 一種簡易薄膜覆蓋裝置[P]. CN209995008U,2020-01-31.
[16]劉紅堅,游建華,何為中 ,李松,劉俊仙,盧曼曼,劉麗敏,張榮華,何毅波. 一種簡易攪拌機[P]. CN209999470U,2020-01-31.
[17]劉紅堅,何為中 ,李松,盧曼曼,游建華,劉俊仙,劉麗敏,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培苗地輸送槽[P]. CN210001002U,2020-01-31.
[18]劉紅堅,李松,何為中 ,游建華,盧曼曼,劉俊仙,劉麗敏,何毅波,張榮華. 一種便于消毒接種工具的高溫爐[P]. CN210004362U,2020-01-31.
[19]李德偉,覃振強,羅亞偉,宋修鵬,譚宏偉,何為中 ,梁闐,丁華珍. 一種天敵發(fā)射器[P]. CN209950165U,2020-01-17.
[20]許樹寧,王維贊,鄭蘇林,方鋒學,覃有純,何為中 ,許培源,李松,唐紅琴,包勇堅,揚維樞,李躍進,余榮,梁闐,羅亞偉. 手扶拖拉機雙尾輪行走機構[P]. CN102887189B,2020-01-03.
[21]劉俊仙,李松,熊發(fā)前,劉菁,劉紅堅,劉麗敏,丘立杭,何為中 ,吳建明,盧曼曼,張偉珍,何毅波. 一種植物組織培養(yǎng)瓶的自動清洗烘干一體裝置[P]. CN209139338U,2019-07-23.
[22]李德偉,覃振強,羅亞偉,宋修鵬,譚宏偉,何為中 ,梁闐,丁華珍. 一種天敵發(fā)射器[P]. CN109984097A,2019-07-09.
[23]王澤平,林善海,蔣洪濤,林波,周珊,何為中 ,李毅杰,羅霆,楊翠芳,韋金菊,高軼靜,張革民,劉璐,段維興. 一種甘蔗葉片中茉莉酸含量的HPLC檢測方法[P]. CN106442791B,2019-04-26.
[24]劉俊仙,李松,熊發(fā)前,劉菁,劉麗敏,劉紅堅,盧曼曼,何為中 ,吳建明,丘立杭,何毅波,張偉珍. 一種用于組織培養(yǎng)瓶的超聲波清洗裝置[P]. CN208613257U,2019-03-19.
[25]梁闐,何為中 . 一種甘蔗播種機[P]. CN208572746U,2019-03-05.
[26]余坤興,盧曼曼,劉紅堅,劉麗敏,蘭桃菊,劉俊仙,李松,游建華,劉欣,何毅波,何為中 ,張偉珍,唐莉. 一種果蔗去皮裝置[P]. CN106963226B,2019-02-12.
[27]劉麗敏,何為中 ,梁闐,劉紅堅,翁夢苓. 甘蔗移栽用圍棚[P]. CN208425272U,2019-01-25.
[28]何為中 ,劉麗敏,梁闐,劉紅堅,翁夢苓,李傲梅. 一種甘蔗試管苗育苗營養(yǎng)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P]. CN109197504A,2019-01-15.
[29]何為中 ,劉麗敏,劉紅堅,梁闐,翁夢苓,李傲梅. 一種提高甘蔗試管苗存活率的葉面噴施液[P]. CN109042666A,2018-12-21.
[30]梁闐,何為中 ,譚宏偉. 一種具有下種控制結構的甘蔗播種機[P]. CN108934234A,2018-12-07.
[31]劉俊仙,熊發(fā)前,李松,劉菁,劉紅堅,劉麗敏,吳建明,丘立杭,何為中 ,盧曼曼,張偉珍,何毅波. 一種用于組織培養(yǎng)瓶的自動清洗及烘干裝置[P]. CN108816934A,2018-11-16.
[32]劉麗敏,何為中 ,梁闐,劉紅堅,翁夢岺. 一種甘蔗試管苗葉面噴施液及配制方法[P]. CN108812710A,2018-11-16.
[33]劉俊仙,熊發(fā)前,李松,劉菁,劉麗敏,劉紅堅,盧曼曼,丘立杭,吳建明,何為中 ,何毅波,張偉珍. 一種用于組織培養(yǎng)瓶的清洗裝置[P]. CN108746064A,2018-11-06.
[34]余坤興,盧曼曼,劉紅堅,劉麗敏,蘭桃菊,劉俊仙,李松,游建華,劉欣,何毅波,何為中 ,張偉珍,唐莉. 一種果蔗去皮裝置[P]. CN207444770U,2018-06-05.
[35]劉麗敏,劉紅堅,黃永才,劉俊仙,李松,盧曼曼,余坤興,翁夢伶,何為中 . 一種簡易滅菌裝置[P]. CN206642106U,2017-11-17.
[36]劉麗敏,余坤興,黃永才,李松,劉俊仙,盧曼曼,劉紅堅,翁夢伶,何為中 . 一種甘蔗專用鍘刀[P]. CN206568216U,2017-10-20.
[37]李翔,黃曲燕,鄧宇馳,黃海榮,周忠鳳,王倫旺,何為中 ,譚宏偉. 一種適用于甘蔗稱量的桌子[P]. CN206565527U,2017-10-20.
[38]李翔,黃曲燕,黃海榮,鄧宇馳,周忠鳳,譚宏偉,王倫旺,何為中 . 一種適用于農作物稱量的桌子[P]. CN206423769U,2017-08-22.
[39]余坤興,盧曼曼,劉紅堅,劉麗敏,蘭桃菊,劉俊仙,李松,游建華,劉欣,何毅波,何為中 ,張偉珍,唐莉. 一種果蔗去皮裝置[P]. CN106963226A,2017-07-21.
[40]劉麗敏,黃永才,余坤興,劉俊仙,劉紅堅,李松,何為中 ,翁夢苓,盧曼曼,何毅波,劉欣,游建華,張偉珍. 一種提高甘蔗莖尖培養(yǎng)成活率的方法[P]. CN106879468A,2017-06-23.
[41]李翔,黃曲燕,鄧宇馳,黃海榮,周忠鳳,譚宏偉,何為中 ,王倫旺. 一種具有旋轉結構的甘蔗去皮裝置[P]. CN206260778U,2017-06-20.
[42]梁闐,譚宏偉,何為中 ,謝金蘭,余廷文,王維贊,游建華,翁夢苓,羅亞偉,譚成軍,蘭軍群,李毅杰,連文俊. 一種宿根蔗的栽培方法[P]. CN106688580A,2017-05-24.
[43]余坤興,劉麗敏,劉紅堅,盧曼曼,藍桃菊,淡明,游建華,劉欣,何毅波,李松,劉俊仙,許樹寧,李毅杰,何為中 ,張偉珍,唐莉,陳科義. 一種臥式鉆頭整地碎土機[P]. CN206042702U,2017-03-29.
[44]王澤平,林善海,蔣洪濤,林波,周珊,何為中 ,李毅杰,羅霆,楊翠芳,韋金菊,高軼靜,張革民,劉璐,段維興. 一種甘蔗葉片中茉莉酸含量的HPLC檢測方法[P]. CN106442791A,2017-02-22.
[45]李翔,黃曲燕,黃海榮,鄧宇馳,周忠鳳,王倫旺,何為中 ,譚宏偉. 一種用于甘蔗稱量的便攜式桌子[P]. CN106419063A,2017-02-22.
[46]劉麗敏,黃永才,余坤興,李松,劉俊仙,劉紅堅,淡明,盧曼曼,何為中 ,翁夢伶,游建華,劉欣,何毅波. 一種組織培養(yǎng)架[P]. CN205813095U,2016-12-21.
[47]謝金蘭,李長寧,李毅杰,梁強,劉曉燕,譚宏偉,王維贊,吳建明,何為中 ,林麗,梁闐,羅亞偉,丘立杭. 一種甘蔗葉片田間采樣刀[P]. CN205755521U,2016-12-07.
[48]余坤興,劉麗敏,劉紅堅,藍桃菊,盧曼曼,淡明,游建華,劉欣,何毅波,李松,劉俊仙,許樹寧,李毅杰,何為中 ,張偉珍,唐莉,陳科義. 一種臥式鉆頭整地碎土機[P]. CN105850243A,2016-08-17.
[49]李翔,黃海榮,鄧宇馳,楊榮仲,譚宏偉,何為中 ,黃曲燕,唐仕云. 一種電子屏遮光罩[P]. CN205451691U,2016-08-10.
[50]李翔,鄧宇馳,譚宏偉,黃海榮,楊榮仲,何為中 ,黃曲燕. 一種用于甘蔗稱重設備的遮陽傘[P]. CN205449270U,2016-08-10.
[51]李翔,王倫旺,黃曲燕,黃海榮,鄧宇馳,何為中 ,楊榮仲,唐仕云,譚宏偉. 一種甘蔗電子稱重設備的遮光裝置[P]. CN205454311U,2016-08-10.
[52]李翔,黃曲燕,周忠鳳,鄧宇馳,黃海榮,王倫旺,楊榮仲,譚宏偉,何為中 ,唐仕云. 一種用于電子屏的屏幕罩[P]. CN205451708U,2016-08-10.
[53]何為中 . 提高甘蔗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效率的生長促進液及方法[P]. CN104920211A,2015-09-23.
[54]何為中 ,劉紅堅,翁夢苓,陳榮發(fā),劉璐. 一種簡化的甘蔗試管苗生根及育苗方法[P]. CN104920215A,2015-09-23.
[55]劉紅堅,何為中 . 提高甘蔗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效率的生長促進液及方法[P]. CN104920364A,2015-09-23.
[56]何為中 . 香蕉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方法[P]. CN104885935A,2015-09-09.
[57]何為中 . 甘蔗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方法[P]. CN104273030A,2015-01-14.
[58]游建華,譚宏偉,劉紅堅,李松,莫磊興,劉麗敏,吳凱朝,何為中 ,王維贊,樊保寧,翁夢苓,高軼凈,淡明,劉俊仙,盧曼曼,何毅波,余坤興,楊柳. 一種延長甘蔗宿根的方法[P]. CN104221649A,2014-12-24.
[59]何為中 . 自動調節(jié)溫濕度的育苗溫室[P]. CN202958314U,2013-06-05.
[60]許樹寧,王維贊,鄭蘇林,方鋒學,覃有純,何為中 ,許培源,李松,唐紅琴,包勇堅,揚維樞,李躍進,余榮,梁闐,羅亞偉. 手扶拖拉機雙尾輪行走機構[P]. CN202949698U,2013-05-29.
[61]何為中 ,劉紅堅,范業(yè)賡,翁夢苓,陳忠良,李松,莫磊興,游建華. 一種采用瓶外生根的甘蔗組培快繁生產方法[P]. CN103081808A,2013-05-08.
[62]許樹寧,王維贊,鄭蘇林,方鋒學,何為中 ,覃有純,梁兆新,李家實,歐炳其,黃建光,農定產,陳引芝,游建華,許培源,包勇堅. 小型甘蔗破壟施肥機[P]. CN202818902U,2013-03-27.
[63]許樹寧,王維贊,鄭蘇林,方鋒學,覃有純,何為中 ,許培源,李松,唐紅琴,包勇堅,揚維樞,李躍進,余榮,梁闐,羅亞偉. 手扶拖拉機雙尾輪行走機構[P]. CN102887189A,2013-01-23.
[64]許樹寧,王維贊,鄭蘇林,方鋒學,何為中 ,覃有純,梁兆新,李家實,歐炳其,黃建光,農定產,陳引芝,游建華,許培源,包勇堅. 小型甘蔗破壟施肥機[P]. CN102783300A,2012-11-21.
[65]何為中 ,劉紅堅,汪淼,翁夢苓,陳引芝,李松,游建華,余坤興,韋明珠,劉麗敏,淡明,盧曼曼. 甘蔗試管苗的瓶外生根方法[P]. CN101904262A,2010-12-08.
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編著作1部。
出版專著:
《現代甘蔗學》參編 中國出版社
發(fā)表中文期刊論文:
[1]廖韋衛(wèi),唐利球,陳海生,何為中 ,韋海球,羅晟昇,謝君鋒.甘蔗光合自養(yǎng)生根假植苗生長與日疊加氣溫的關系研究[J].甘蔗糖業(yè),2021,50(03):65-69.
[2]廖韋衛(wèi),唐利球,陳海生,何為中 ,韋海球,羅晟昇,謝君鋒.甘蔗光合自養(yǎng)生根假植苗生長與日疊加氣溫的關系研究[J].甘蔗糖業(yè),2021,50(03):65-69.
[3]盧文,梁闐,何為中 ,謝金蘭,譚宏偉,覃振強,盧永鋒,梁承周,唐仕云.幾個甘蔗品種(系)在扶綏蔗區(qū)的種植表現[J].廣西糖業(yè),2021(01):18-21.
[4]劉紅堅,梁文燊,何為中 ,葉權,劉麗敏,何毅波,盧曼曼,劉俊仙,李松,林善海.桂果蔗1號不同級數健康種苗生長特征及性狀變異[J].南方農業(yè)學報,2021,52(02):288-296.
[5]梁闐,盧文,何為中 ,羅亞偉,高軼靜,游建華,譚宏偉.種植密度對桂糖49號組培苗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J].亞熱帶農業(yè)研究,2021,17(01):11-15.
[6]羅亞偉,李德偉,譚宏偉,江鳳蘭,梁闐,農振益,何為中 ,蘇云武,覃振強.我國甘蔗白蟻研究進展[J].中國熱帶農業(yè),2020(05):74-79.
[7]黃家訓,譚宏偉,梁闐,何為中 ,謝正深.幾個甘蔗品種(系)在桂中蔗區(qū)的種植表現[J].廣西糖業(yè),2020(04):32-35.
[8]李傲梅,譚宏偉,魏吉利,商顯坤,黃東亮,何為中 .草地貪夜蛾在甘蔗上的發(fā)生及防治措施[J].植物保護學報,2020,47(04):735-739.
[9]劉紅堅,李松,何為中 ,劉俊仙,劉麗敏,盧曼曼,游建華,黃誠華,林善海.甘蔗組培苗2種污染細菌的分離與鑒定[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02):519-526.
[10]羅亞偉,梁闐,覃振強,譚宏偉,何為中 ,李德偉.專用緩釋肥在宿根蔗上一次性施用的效果[J].亞熱帶農業(yè)研究,2020,16(02):73-77.
[11]梁闐,楊尚東,何為中 ,譚宏偉.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甘蔗專用緩釋肥的效果[J].南方農業(yè)學報,2020,51(03):552-557.
[12]江鳳蘭,李德偉,農振益,譚宏偉,羅亞偉,梁闐,蘇云武,何為中 ,覃振強.廣西崇左蔗區(qū)小頭鉤白蟻危害及其防治技術探討[J].廣西糖業(yè),2019(06):20-23.
[13]何海波,周麗,謝曉玲,黃律,何為中 ,秦翠鮮,陳忠良.桂北地區(qū)主栽甘蔗品種(系)的蔗糖分變化及相關分析[J].廣西糖業(yè),2019(05):9-11+15.
[14]梁闐,楊尚東,譚宏偉,何為中 ,盧文,謝金蘭,王南通.一次性施用甘蔗專用緩釋肥對甘蔗產量及蔗糖分的影響[J].中國糖料,2019,41(04):11-17+2.
[15]郭強,莫勇武,唐利球,譚宏偉,馬文清,秦昌鮮,何為中 ,閉德金,彭崇,施澤升,何洪良,陳海生.蔗渣還田和減量施肥對甘蔗農藝性狀和品質的影響[J].廣西糖業(yè),2019(03):31-35.
[16]梁闐,何為中 ,譚宏偉,高軼靜,龐天,李德偉,覃振強.不同施氮水平下固氮菌肥對甘蔗的應用效果試驗[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9,39(05):11-16.
[17]謝金蘭,李長寧,李毅杰,梁強,劉曉燕,羅霆,林麗,梁闐,何為中 ,譚宏偉.鉀肥施用量對甘蔗產量、糖分積累及其抗逆性的效應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9(02):133-138.
[18]劉麗敏,何為中 ,劉紅堅,余坤興,范業(yè)賡,翁夢苓.甘蔗無根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過程中葉片生理生化特征的變化[J].熱帶作物學報,2018,39(05):867-872.
[19]梁闐,何為中 ,謝金蘭,譚宏偉,李毅杰,蘭軍群,譚成軍,余廷文.宿根蔗一次性施肥黑白膜全覆蓋栽培試驗初報[J].中國糖料,2018,40(01):10-12+15.
[20]何為中 ,范業(yè)賡,劉麗敏,劉紅堅,余坤興,翁夢苓.甘蔗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技術研究[J].廣西植物,2018,38(10):1298-1309.
[21]劉紅堅,范業(yè)賡,何為中 ,李松,余坤興,劉麗敏,劉俊仙,游建華,盧曼曼.不同基質處理甘蔗桂糖44號試管苗瓶外生根的成活率[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7,45(06):9-11.
[22]劉紅堅,李松,游建華,何為中 ,劉俊仙,盧曼曼,劉麗敏,余坤興,劉欣.甘蔗新品種桂糖47號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研究[J].中國糖料,2017,39(02):6-8.
[23]劉紅堅,李松,游建華,何為中 ,余坤興,劉俊仙,劉麗敏,盧曼曼,劉欣.甘蔗新品種桂糖48號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研究[J].甘蔗糖業(yè),2017(01):9-13.
[24]謝金蘭,李長寧,何為中 ,梁強,李毅杰,劉曉燕,梁闐,羅亞偉,譚宏偉,王維贊.甘蔗化肥減量增效的栽培技術[J].中國糖料,2017,39(01):38-41.
[25]許樹寧,王維贊,梁兆新,鄭蘇林,何為中 ,許培源,歐炳其,方鋒學.配套手扶拖拉機小型甘蔗破壟施肥機的研制與應用[J].熱帶農業(yè)工程,2014,38(06):1-5.
[26]徐林,劉海斌,李楊瑞,王澤平,鄧展云,何紅,黃海榮,何為中 .甘蔗新品系桂糖03-2287農藝性狀表現分析[J].中國糖料,2014(04):1-3.
[27]劉紅堅,范業(yè)賡,何為中 ,莫磊興,王天順,牙禹.甘蔗試管苗瓶內生根與瓶外生根培養(yǎng)方法比較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40(18):13-15.
[28]何為中 ,范業(yè)賡,劉紅堅,翁夢苓,許樹寧.甘蔗健康組培苗后代主要農藝性狀的田間表現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40(14):30-32.
[29]游建華,李松,何為中 ,韋堅,楊柳,余坤興,莫磊興,劉紅堅.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在廣西區(qū)試概況及其高產示范表現[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40(11):12-15.
[30]王倫旺,李翔,唐仕云,方鋒學,黃海榮,何為中 ,藍桃菊.高糖高產甘蔗新品種桂糖38號的選育[J].中國糖料,2013(02):1-3.
[31]范業(yè)賡,陳忠良,劉紅堅,何為中 ,莫磊興.甘蔗無根試管苗移栽生根過程中內源激素和POD活性變化的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40(03):15-17+31.
[32]游建華,方鋒學,李松,何為中 ,韋堅,楊柳,樊保寧,余坤興,莫磊興,劉紅堅,劉麗敏,淡明.高產高糖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J].中國種業(yè),2013(01):77-78.
[33]何為中 ,陳引芝,劉紅堅,李松,汪淼,翁夢苓,王天算,蘇樹權,余坤興.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技術的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2,25(06):2117-2120.
[34]何為中 ,劉紅堅,李松,汪淼,翁夢苓,王天算,韋明珠,蘇樹權,余坤興.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技術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29):14191-14194.
[35]許樹寧,陳引芝,唐紅琴,李恩東,何為中 ,李雙喜,黃東亮.生態(tài)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甘蔗產量和品質的效果[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39(18):87-89.
[36]蘇樹權,陳引芝,何為中 ,王天算,王伯輝,顏梅新.越南甘蔗糖業(yè)科技考察報告[J].中國糖料,2012(03):82-84.
[37]汪淼,方鋒學,何為中 ,劉紅堅,游建華,李松,翁夢苓,韋明珠.外源激素處理對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16):8833-8835.
[38]何為中 ,汪淼,劉紅堅,陳引芝,李松,翁夢苓,游建華,韋明珠.赤霉素(GA_3)處理對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9(04):2059-2060.
[39]李楊瑞,方鋒學,吳建明,李翔,張榮華,劉昔輝,何紅,楊榮仲,楊麗濤,陳趕林,蘇樹權,謝金蘭,劉曉燕,黃偉華,段維興,何為中 ,汪淼.2010/2011榨季廣西甘蔗生產凍害調查及防御對策[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1,42(01):37-42.
[40]陳趕林,方鋒學,何為中 ,林波,黎華彥,鄭良艷.甘蔗天然活性高級醇的超臨界流體提取制備與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0,31(10):14-17.
[41]許樹寧,陳引芝,農定產,徐宏,梁高明,黃成豐,何為中 .棵棵無損5%顆粒劑在宿根蔗藥效試驗初報[J].中國糖料,2010(01):32-34.
[42]何為中 ,何紅,唐其展,陳引芝.赴孟加拉考察甘蔗科研工作報告[J].甘蔗糖業(yè),2010(01):22-27+15.
[43]鄧展云,何為中 ,譚裕模,陳引芝,梁朝旭,王伯輝,黃冬發(fā),李松,黃誠華,潘雪紅,顏梅新.古巴蠅生物學及生態(tài)學的初步研究[J].中國糖料,2008(04):4-6.
[44]楊榮仲,李松,何為中 ,方鋒學.甘蔗低溫災害減災技術措施[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8(02):160-163.
[45]韋明珠,陳引芝,何為中 .甘蔗新品種篩選試驗初報[J].廣西蔗糖,2007(03):22-26+33.
[46]王倫旺,楊榮仲,韋錦益,何為中 ,譚裕模,許紅,梁辛.巴西飼料蔗在廣西引種試驗的表現[J].廣西農學報,2007(03):18-21.
[47]王倫旺,李楊瑞,何為中 ,賢武,梁俊,譚裕模.不同甘蔗品種莖尖組培苗的固氮能力比較[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7(01):99-102.
[48]王倫旺,李楊瑞,何為中 ,賢武,梁俊,譚裕模.以莖尖組培苗檢測甘蔗體內內生固氮菌的固氮活性[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7(01):65-68.
[49]梁朝旭,李鳴,梁俊,方位寬,李楊瑞,何為中 ,譚裕模.甘蔗種質資源AFLP研究的引物篩選[J].中國糖料,2006(03):1-4.
[50]游建華,李松,何為中 ,莫磊興,曾慧,劉紅堅.~(60)Coγ輻射誘變育成甘蔗新品種桂糖22號[J].核農學報,2006(02):95-98.
[51]李鳴,梁朝旭,方位寬,梁俊,李楊瑞,譚裕模,何為中 .AFLP分子標記技術在甘蔗遺傳育種上的應用[J].中國糖料,2006(01):43-46.
[52]游建華,莫磊興,曾慧,李松,何為中 ,劉紅堅.利用~(60)Co-γ輻射誘變育成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種桂糖22號[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5(05):50-54.
[53]曾慧,游建華,何為中 ,李松,劉紅堅,莫磊興.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系桂輻97-18的選育[J].中國糖料,2004(04):13-15+19.
[54]楊榮仲,譚裕模,黎煥光,何為中 ,李松,譚芳,陳廷速,李楊瑞.斑茅雜種后代分子檢測[J].廣西農業(yè)生物科學,2004(01):57-62.
[55]楊榮仲,譚裕模,黎煥光,何為中 ,李松,譚芳,陳廷速,李楊瑞.斑茅雜種后代分子檢測[J].分子植物育種,2003(Z1):824.
[56]曾慧,游建華,何為中 ,劉紅堅,李松,莫磊興.甘蔗健康脫毒種苗生產技術方法研究初報[J].中國糖料,2003(04):17-20.
[57]楊榮仲,譚裕模,何為中 ,李松,黎煥光.RAPD在鑒定斑茅雜種后代中的應用[J].廣西蔗糖,2003(02):8-10+19.
[58]曾慧,游建華,劉紅堅,李松,何為中 .甘蔗離體培養(yǎng)抗除草劑突變體的篩選研究簡報[J].甘蔗糖業(yè),2003(01):16-18+25.
[59]何為中 ,曾慧,游建華,劉紅堅,李松,何新民.甘蔗近緣植物DNA導入甘蔗方法研究初報[J].廣西蔗糖,2002(03):12-13+33.
[60]何為中 ,曾慧,劉紅堅,何新民,王天算,韋文科.影響甘蔗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幾個因素的研究[J].甘蔗糖業(yè),2002(03):10-13.
[61]曾慧,游建華,劉紅堅,何為中 .甘蔗野生近緣植物斑茅DNA轉導創(chuàng)新育種材料研究初報[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2(01):4-6.
[62]何為中 .中古兩國甘蔗科技學術交流[J].廣西蔗糖,2001(04):65.
[63]游建華,何為中 ,曾慧,劉紅堅.談脫毒健康種苗在廣西甘蔗生產的應用及效益展望[J].甘蔗糖業(yè),2001(01):13-17.
[64]何為中 .臺灣甘蔗育種中的區(qū)域選擇[J].廣西蔗糖,2000(03):61-64+47-0.
[65]陳引芝,何為中 ,潘永吉,潘太江.古巴甘蔗糖業(yè)科技考察報告[J].廣西蔗糖,1996(03):55-57+60.
[66]王天算,何新民,李松,曾慧,何為中 ,王倫旺,陳庭速.甘蔗抗黑穗病品種篩選方法研究[J].廣西農業(yè)科學,1996(04):190-193.
[67]何新民,李松,王天算,曾慧,何為中 ,王倫旺,陳庭速.生物工程應用于作物育種的試驗甘蔗抗黑穗病細胞突變體的篩選[J].甘蔗,1995(02):1-4.
[68]何新民,何紅,曾慧,楊秀琴,王天算,何為中 ,李松.利用生物技術快繁甘蔗良種的研究[J].甘蔗,1994(04):3-7.
發(fā)表會議論文:
[1]何為中 ,劉麗敏,劉紅堅,翁夢苓,余坤興. 甘蔗試管苗光合自養(yǎng)生根技術研究[C]. 201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18:96.
[2]何為中 ,汪淼,劉紅堅,陳引芝,李松,翁夢苓,游建華,韋明珠. 赤霉素(GA_3)處理對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的影響[C]. 2010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010:134.
[3]游建華,莫磊興,曾慧,李松,何為中 ,劉紅堅. 利用~(60)Co-γ輻射誘變育成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種桂糖22號[C]. 2005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作物學會分子育種分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二). 2005:50-54.
[4]楊榮仲,譚裕模,黎煥光,何為中 ,李松,譚芳,陳廷速,李楊瑞. 斑茅雜種后代分子檢測[C]. 廣西甘蔗研究所論文集. 2003:9-16.
[5]何為中 ,李松,曾慧,游建華,劉紅堅,莫磊興. 甘蔗健康脫毒種苗生產技術方法的研究初報[C]. 廣西甘蔗研究所論文集. 2003:52-56.
榮譽獎勵:
1. 199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桂引83-3二個品種的引進選育”。
2. 1995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特早熟、高糖豐產甘蔗品種桂引83-2” 。
3. 1995年獲中國輕工業(y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甘蔗親本創(chuàng)新和育種新技術研究”。
4. 1999年獲廣西農科院十大優(yōu)秀青年稱號。
5. 1999年獲廣西區(qū)直機關工委優(yōu)秀青年稱號。
6. 2007年獲廣西農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種桂糖22號(桂糖97/18)選育”。
7. 2011年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
8. 2012年1月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甘蔗莖尖脫毒健康種苗技術研究與示范”,排名第三。
9. 2012年1月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高產高效甘蔗良種繁育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 ,排名第三。
10. 2016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適宜旱坡地種植的高產、高糖、抗逆性強甘蔗新品種桂輻98-296選育與應用”,排名第七。
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報道:
甘蔗無根試管苗瓶外生根技術研究與開發(fā)
甘蔗無根試管苗瓶外生根就是將壯苗培養(yǎng)基繼代15天左右的無根試管苗直接單株移植到苗圃種植盆進行種植生根,通過調控光照、溫度、濕度和栽培基質等環(huán)境因素,建立最優(yōu)的甘蔗無根試管苗瓶外生根環(huán)境,將甘蔗無根試管苗生根、訓化煉苗和苗圃移植三個步驟整合為一個步驟,取代傳統(tǒng)甘蔗試管苗生產程序中的無根試管苗瓶內生根、室內煉苗、一級苗圃移植和二級苗圃移植等試管苗生產步驟。與傳統(tǒng)的甘蔗試管苗生產方法相比,甘蔗試管苗瓶外生根方法突破的關鍵技術及創(chuàng)新點概述如下:
1、簡化了甘蔗健康種苗生產程序,將甘蔗健康種苗生產程序由原來的五個步驟至精簡三步驟,即由原來的程序:無菌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增殖擴繁→生根→煉苗→ 一級苗圃→二級苗圃。簡化為現有程序:無菌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增殖擴繁→壯苗培養(yǎng)15天→移栽生根。整個生產周期縮短30天左右。
2、甘蔗試管苗生根由復雜變簡單:(1)試管苗生根環(huán)境條件由復雜變簡單,瓶內生根需要復雜的環(huán)境條件,如恒溫、恒濕和人工光照條件;培養(yǎng)基化學成份復雜且價格昂貴;轉管繼代需要超凈工作臺,培養(yǎng)基配制程序復雜且需要高溫高壓消毒。而瓶外生根所需條件極其簡單,即種植盆、田園土或沙、塑料薄膜和遮陽網,育苗場地在野外,只遮陰和保濕處理即可滿足無根試管苗的瓶外生根要求,獲得較高成活率。(2)操作簡單:要完成瓶內生根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過程,從藥品配制到培養(yǎng)基配制,到培養(yǎng)高壓,到轉管,最后培養(yǎng)室生根10-15天,再到一、二級苗圃,每個環(huán)節(jié)要求都很要求高,特別是防止污染技術要求高。而瓶外生根則過程和操作都非常簡單,首先人員不需要經過培訓即可操作;操作程序為:無根試管苗用水清洗,分單株,接著用多菌靈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處理后,即可移植于種植盆,蓋塑料薄膜保濕和遮陽網遮陰,15天左右拆除塑料薄膜和遮陽網進入自然生長階段。(3)由于瓶內生根過程長,環(huán)節(jié)多,且操作復雜,再加上瓶外生根的苗圃移植方法比瓶內生根的苗圃移植方法更簡單,瓶內生根勞動力需求多于瓶外生根,初步估計瓶外生根技術節(jié)省勞動力投入75%以上。
3、減少培養(yǎng)室和苗圃空間占用:瓶外生根不用占用培養(yǎng)室空間,另一方面瓶外生根也不需要經過一級苗圃階段,不占用一級苗圃場地。
4、瓶外生根移植成活率高于瓶內生根的移植成活率:目前瓶外生根成活率達到83-90%,高的處理達到95%,成活率非常高,與瓶內生根一級苗圃移植成活率一樣,甚至更高。瓶內生根要經過一、二級育苗圃,以二級苗圃成活率85-90%計,由于瓶外生根不經過一、二級苗圃,不存在二級苗圃移栽死亡問題,其成活率至少比瓶內生根提高10-15%。
5、降低甘蔗試管苗生產成本:由于瓶外生根方法簡化了復雜的瓶內生根技術方法,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瓶外生根方法培育的可移栽大田的營養(yǎng)杯苗成本降低50-75%。
該成果已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專利申請?zhí)?01010227883.1,但:還未轉化應用,推廣應用前景廣闊。目前由于健康種苗生產環(huán)節(jié)多和各環(huán)節(jié)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高,健康甘蔗種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甘蔗健康種苗的大范圍推廣種植,目前甘蔗健康種苗的售價一般為0.6~1元/株,以每畝種植1800~2000株/畝計算,每畝種苗成本為1080~2000元/畝,為使用種莖種成本的4.5~8.33倍。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表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應用于生產的兩個關鍵因素就是培養(yǎng)基和生產技術的簡化,降低生產成本,使組培苗的價格可與傳統(tǒng)方式繁殖種苗有價格上的競爭力,因此簡化甘蔗試管苗培養(yǎng)程序,降低生產成本,是解決制約甘蔗健康種苗大規(guī)模生產推廣的最有效途徑。
目前中國甘蔗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萬畝,新植蔗面積達到600多萬畝,潛在的甘蔗健康種苗需求量達到108億株,如果每株健康種苗的生產成本降低0.2元/株,則可節(jié)省投入21.6億元和400-500萬噸蔗種。甘蔗無試管苗瓶外生根技術的推廣使用將大大降低甘蔗試管苗生產成本,刺激甘蔗試管苗的市場需求,因此甘蔗無根試管苗瓶外生根技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者簡介:
何為中,男,漢族,無黨派,湖南省益陽市人,廣西農業(yè)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副研究員。1989年9至今,在廣西甘蔗研究所一直從事甘蔗科研工作,歷任組培中心 主任,所長助理,生物室主任,辦公室主任,科研外事辦主任等職。
主要參加了從“八五”至“十一五”國家和區(qū)級甘蔗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糖料基地項目、農業(yè)部“948”項目、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廣西區(qū)基金項目和外專局國際合作項目等共計30多項,其中主持廣西區(qū)科技攻關、區(qū)自然科學基金和外專局國際合作項目6項、協助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項、協助主持國家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4項、協助主持廣西科技計劃與開發(fā)課題2項、協助主持院基金課題1項、參與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和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各3項。取得科研成果8項。參與育成并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甘蔗新品種共5個。發(fā)表論文30多篇,其中二篇論文(第一作者)分別在IS-2006和IS-2008上宣讀,并收錄入論文集,參與編寫《現代甘蔗學》專著一部(已由中國出版社出版)。
其科研成果“特早熟、高糖豐產甘蔗品種桂引83-2”和“桂引83-3二個品種的引進選育”分別獲得1995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案收嵊H本創(chuàng)新和育種新技術研究”獲得1995年度中國輕工業(y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疤悄芗嬗酶收嵝缕贩N桂糖22號(桂糖97/18)選育”獲得2007年度廣西農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分別獲廣西區(qū)直機關工委優(yōu)秀青年稱號和廣西農科院十大優(yōu)秀青年稱號。
文章來源:《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11年10月14日